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强力推进俄罗斯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发布:fwnixohf 浏览:3735 次
谈到俄罗斯的大学建设,不可不提及苏联。苏联国民教育为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传统和财富。肩负人才高层次、高质量培养的苏联高等学校更是其创建新国家、强盛科技、战后恢复、迅速称雄世界的秘密武器。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大学、鲍曼高等工程学校、列宁格勒大学等不少苏联高校以其独特的制度设计和过硬的质量毫无争议地在发达国家著名大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事实上,俄罗斯继承苏联主权独立之后,对教育的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而且高等教育改革是其国民教育体系中改变最大的领域。自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教育秩序恢复和制度重建的实质性改革随即就开始起步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整合高校资源、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提升大学竞争力、加速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可谓新世纪以来普京政府在高教领域进行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的三部曲。
一、改革高教培养体制、加速与世界接轨
苏联留给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财富虽然丰厚,但因其固有的制度设计独树一帜而很难与国际接轨。苏联高等教育的“专家—副博士—博士”培养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本科—硕士—博士”体系无法相容,导致人才规格与国际不相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国际对接不畅,以及高校类型与水平国际比对困难。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之下,俄罗斯对高教体制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起步,陆续出台了建立高等教育多级结构的系列决议。2003年9月俄罗斯宣布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参与欧洲统一高等教育空间的愿景必须首先通过高教培养体制与国际接轨来实现。历经周折,2007年9月由国家杜马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入两级高等教育体制的法律》正式生效,俄罗斯开始全面实施学士—硕士两级高等教育体制,同时保留部分传统专业的5年制专家文凭形式,将副博士、博士教育归为大学后研究生教育阶段。至此,俄罗斯在人才培养体制上完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一步,使得大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学位认证、教师流动等成为可能。
二、整合高校资源、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
俄罗斯高校创新结构、机构整合的改革大约从普京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这些改革旨在使俄罗斯高等学校合理布局,以提升高校整体实力。构建大学金字塔结构,这既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二个大手笔,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二步。
2008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关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享有特殊地位》法令,确立了这两所大学作为俄罗斯高校金字塔的顶尖地位。接下来一层是享有联邦级自主权、承载区域发展特殊使命的联邦大学;第三层是与联邦大学同时完成基础与应用领域广泛研究的国立研究型大学;第二层是承担培养各方面高端人才重任的综合性大学;最底层是以培养学士学位人才为主、硕士学位人才为辅的普通高等院校。
俄语中并没有一流大学的直接表述,但一直有重点大学的说法(ведyщие yниверситеты)。从直观的金字塔架构来看,自国立研究型大学起至顶层均被归入重点大学之列,这也就是国家通过竞争机制、重点扶持等措施努力打造的一流大学。而最下面的两层包括省(州)属或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及其他公立院校,它们是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约占国、公立高校总数的90%左右。
金字塔结构中的联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是俄罗斯建设高水平大学类型创新的尝试。联邦大学是一种具有联邦地位的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一样,联邦大学校长由总统任命,享有国家特殊拨款待遇。它一般是由本区域几所大学联合而成,也有以单独一所底蕴深厚的传统大学为基础升格而成,比如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由本区域3所工科大学和一所综合大学整合而成,而乌拉尔联邦大学主要由原乌拉尔国立大学升格而成。
组建联邦大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变全国高校布局不均衡的局面、从整体上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打造地方性优秀大学,吸引当地青年以及有才能的外地青年在本地求学和就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之前俄罗斯的主要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集中在以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为中心的中央区和西北部地区,其他地区不仅数量少,质量差异也很大。俄罗斯计划再建立10所此类大学,并要确保全国9大联邦区起码各有一所,将它们建设成地区重点高等教育中心,进而争取5-6年时间里有联邦大学跻身俄罗斯名校10强,2020年前跻身世界高校百强。截止到2014年,俄罗斯已经完成了10所联邦大学的组建计划。
与联邦大学网的组建相比,研究型大学网的构成相对简单。这类大学由联邦政府通过大学发展规划竞争机制选拔产生,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内受政府资助,享有特殊权利,主要职责是为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社会领域培养人才,发展高技术产业。2008年10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发了《建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实施计划》总统令,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使它们成为俄罗斯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支持国家研究型大学建设划拨的联邦预算资金2009-2010年就达到121.495亿卢布。该计划提出在全国重点建设40-50所研究型大学,目前已有29所榜上有名。
着力构建大学金字塔,加速本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只是俄罗斯推进高等教育变革的第二步,而其终极目标则是向世界一流冲击。正如普京所强调的,“必须使俄罗斯一流大学在世界教育和学术排名中处于前沿,这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三、推进“5-100计划”、加速冲击世界一流大学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争创世界一流成为俄罗斯大学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普遍依据量化评价体系评价大学水平的当下,秉承苏联传统、之前不屑参与和认可世界大学排名的俄罗斯,已经无法面对俄罗斯高等院校在一系列世界排名中所处的尴尬地位。2010年5月俄联邦政府第354号决议阐明,以高科技为引领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它们同时肩负为国家高科技领域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多项任务。2012年5月,普京签署俄罗斯政府第599号令,正式实施《关于国家政策在教育和科学领域中的落实措施》,其中首次提出2020年前俄罗斯不少于5所大学进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前100名的目标。由此而来的“5-100计划”成为此后一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统称。
“5-100计划”的实施包括高校竞争参与、专设国际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获得专项经费、实现高水平发展、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等环节。有意愿的高校须提交书面申请和本校创新发展方案,经公开陈述,由国际专家委员会根据选拔标准进行评分和全体投票决定入选与否。专设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是处理俄罗斯高等院校国际化问题的常设咨询机构,负责研究大学选拔标准和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设置。目前,通过两轮选拔,已经有21所国立高校进入“5-100计划”支持大学成员名单。该名单实行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一旦有高校复检不合格,随即取消其成员资格和专项经费支持。
“5-100计划”的财政支持力度非常强劲,政府的经费投入逐年追加。2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总理签署总金额为90亿卢布的专项财政预算,用以支持入选“5-100计划”的15所高校,2014年划拨100.5亿卢布,2015年划拨120亿卢布支持21所入选高校,2016年预备划拨125亿卢布。“5-100计划”是俄罗斯高教改革的第三步,也是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力之举。在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俄罗斯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应该越来越现实。